1 产品特点
1) 接地模块KRD-Ⅰ、KRD-Ⅱ适用于平原、丘陵、高山、沙漠等不同土壤电阻率的地区,南方和北方各种气候条件下的接地工程;KRD-Ⅲ特别适用于各种土层较薄的接地工程。
2) 接地模块增大了散流面积,减小了接触电阻,改善了土壤电阻率,单个接地极的工频接地电阻值仅为土壤电阻率的(10~18)%,接地阻值低而稳定;
3) 接地模块富含结晶水,具有吸湿、保湿功能,增加了接地模块与土壤的亲合力,接地效果稳定可靠。
4) 抗腐蚀能力极强,腐蚀速度极低,可忽略不计,使用寿命50年以上。
5) 不含污染土壤的铅、镉、汞、砷等八种重金属和放射性有害物质。
2 技术参数
系列
|
型号
|
外形尺寸
(mm)
|
室温下电阻率
(Ω.m)
|
工频接地电阻
ρ=40Ω.m
(Ω)
|
工频接地电阻估算公式
|
质量
(Kg)
|
低电阻
接地模块
|
KRD-Ⅲ
|
500×400×60
(平板型)
|
≤0.1
|
6
|
Rj≈0.16ρ
|
20
|
3 安装尺寸

4 安装方法
接地装置的埋设方法可采用垂直埋设、水平埋设等各类方式。模块埋置深度最少要有0.6米,一般为0.8-1.0米。模块埋设到具有粘性土(细粒土)的地带,加水夯实后将接地模块垂直放入坑中央位置。接地极间距最少不得小于垂直接地体其自身长度的两倍,若无设计要求不宜小于 4.0米。当地表下有人工建筑垃圾土层时,须穿过此层达天然地层;在寒冷地区,未经特殊处理,接地体需埋设在冻土层以下。
具体安装示意图:

说明
1) 因地质的原因挖坑无法达到具有粘性土(细粒土)的地带时,需用换土法。即在模块体底部铺垫不低于300mm厚的细粒土,浇水夯实后将接地模块垂直放入坑中央位置,其余同图示
2) 模块具有极强的吸水能力,埋设前须防水;同时注意搬放,不得野蛮施工。
5 坑的回填
采用低电阻率的粘性土(细粒土)、制砖土回填,回填土电阻率应小于100ΩR26;M。不得用碎砖、砂石等为填料,直径大于20mm石块必须清除。分层回填,每层回填约30cm厚的细土后适量加水夯实,一直加水夯实回填至超过模块顶部200mm。饱和浇水、浇满坑基,使模块充分吸湿。过24小时待回填土完全自然沉降后,再进行模块间的连接,连接后再将坑完全回填直至地面。
1)夯实时尽量使模块与回填料紧密接触、良好亲合,但不要使模块明显受损伤。
2)因地质的原因无法找到细粒土进行模块底部铺垫、坑槽回填时,可设法在附近寻找筛除直径大于20mm颗粒的砂石土,与我公司特制的无腐蚀高效回填料浇水搅拌、均匀混合后按上述方式进行铺垫及回填
3)由于模块具有极强的吸水能力,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按上述要求进行,一次性完工,不可返工。
6 接地模块间的连接
1)埋于地下的模块连接须采用不小于40×4mm的镀锌扁钢,扁钢应搭接在接地模块极芯的底部用电焊机焊牢,扁钢埋置槽深度需大于50mm。焊接工艺要求是:
扁钢至少3个棱边焊接,焊接面大于100mm
圆钢与圆钢、扁钢连接时焊点长度应大于70mm
焊接处要求无虚焊、漏焊,保证电气上好连接
焊接处应清除焊渣并涂上一层沥青或防腐漆做防腐处理
2)若水平连接线为铜绞线,则需要采用带有直径8 mm螺栓孔的铜鼻子为过渡连接件,将适当长度的铜绞线一端与铜鼻子连接好。用细砂纸将铜鼻子表面打磨平整光滑,再将接地模块金属极芯上铣出的(带直径8 mm螺栓孔的)小平面打磨平整光滑(若条件许可则可以考虑在其表面涂抹导电膏)。然后再用M6的螺栓加垫片将两者做压接连接并拧紧。最后做防腐处理:用沥青将整个铜鼻子和接地模块极芯连接部分包裹好。
7 地网阻值的测量
低电阻接地模块埋置吸湿72小时稳定以后,方可进行接地网阻值的测量。
8 运输及保管事项
1、贮存模块要求做好防水处理,避免高温、干燥、暴晒,使用前严禁浸水或淋雨
2、运输和安装时,应避免机械力使接地模块明显损伤。
3、凡按照我公司要求储存的产品五年内不会产生任何问题,敬请放心使用。